黨建展廳是機關單位傳播紅色文化、開展廉政教育、展示工作成果的重要窗口。如何把“講政策”變得生動,讓“展成績”深入人心?廣州聚橋文創深耕黨建展廳設計多年,用“接地氣”的設計方法,幫助全國300+機關單位打造了“既嚴肅又鮮活”的黨建空間。以下分享實用設計思路,帶您解鎖黨建展廳新可能。
一、廉政教育:用“身邊事”觸動“身邊人”
傳統的廉政教育容易停留在口號和展板,我們通過“場景化設計”讓警示案例活起來:
情景再現體驗區
打造1:1模擬的“廉政考場”:還原辦公室、審批窗口等場景,設置“禮品紅包該不該收”“親戚請托怎么辦”等互動選擇題。觀眾用答題器選擇后,大屏幕會播放對應后果的實拍短片,用“沉浸式體驗”代替說教。
數據可視化墻
用動態地圖展示本地區近年查處的違紀案件分布,點擊不同區域可查看詳細案例。設計“廉潔指數”儀表盤,實時顯示單位廉政測評得分,激發集體榮譽感。
承諾儀式感設計
在展廳出口設置“清風樹”互動裝置,觀眾掃描二維碼輸入廉潔承諾,文字會像樹葉一樣在電子大屏生長,最后生成專屬電子承諾書,可分享到朋友圈擴大影響力。
二、成果展示:讓工作亮點“會說話”
黨建成果展示不是簡單的“成績單羅列”,而是講好發展故事:
時間軸上的溫度
用實物+科技呈現變遷:陳列不同年代的辦公用品(如老式公章、第一臺電腦),搭配觸控屏播放老同志口述歷史。設計“時光郵箱”,觀眾可給未來寫信,五年后由單位寄出,強化參與感。
項目成果可視化
鄉村振興、民生工程等成果,用立體沙盤+AR技術呈現:手機掃描沙盤上的村莊模型,就能看到改造前后的對比視頻;點擊基建項目圖標,彈出實時施工進度和受益群眾數據。
人物故事長廊
避免“大頭照+簡歷”的傳統形式,改用“聲音博物館”:設置電話亭裝置,拿起聽筒能聽到優秀黨員的駐村日記、抗疫故事錄音。墻面設計可旋轉的“榜樣魔方”,每個面展示人物不同側面的圖文。
三、設計妙招:小細節提升大效果
1. 靈活的空間分區
用可移動展墻將會場模式快速切換為參觀模式,墻面嵌入磁吸板方便隨時更換最新政策圖解。
2. 看得懂的黨建知識
把黨章黨規轉化為“插畫手冊”,設計成展廳地面的跳房子游戲,觀眾邊跳邊學;用卡通動畫講解“三會一課”流程,適合不同年齡層理解。
3. 便民服務融合
在展廳角落設置“黨員服務站”:提供政策查詢屏、黨史有聲書借閱、便民藥箱等,讓黨建空間真正服務群眾。
四、案例分享:某市財政局黨建展廳煥新記
我們為其設計的“陽光財政”展廳,實現三大轉變:
以前:展板密集,觀眾停留不超過10分鐘
現在:設置“財政收支平衡體驗臺”,觀眾動手調配虛擬資金,系統實時顯示民生影響,平均互動時長25分鐘
成果:展廳開放半年接待63批兄弟單位考察,成為全市黨建示范點
好的黨建展廳,應該既有教育力度,又有情感溫度;既能彰顯政治高度,又能體現服務溫度。我們擅長用通俗易懂的設計語言,把廉政教育做得入腦入心,讓成果展示變得可親可感。
聚橋文創,只做有文化內涵的設計!
全國服務熱線:020-85511713 QQ:29036313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