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時代背景下,黨史館作為傳承紅色基因、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載體,其設計不僅要具備教育功能,更應注重情感共鳴與歷史溫度。傳統的黨史展示方式往往以時間線或事件羅列為主,容易使參觀者產生“信息過載”或“距離感”。而通過故事性敘事手法,可以讓歷史“活”起來,讓觀眾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歷史的脈動,增強黨史學習的感染力與影響力。
一、什么是故事性敘事手法?
故事性敘事手法,是一種通過構建完整、生動、富有情感的敘述結構,將歷史事件、人物、精神內涵等進行有機串聯的展示方式。它強調“以人帶事、以情動人”,通過人物命運、情節發展、情感共鳴等元素,使歷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,而是鮮活的、有溫度的。
在黨史館設計中,故事性敘事不僅是一種展示方式,更是一種教育理念的體現,它讓參觀者從“被動接受”轉向“主動參與”,從而提升黨史學習的深度與廣度。
二、故事性敘事在黨史館設計中的應用方式
1. 以人物為主線,構建人物故事
在黨史館中,可以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人物,圍繞他們的生平事跡、精神風貌、革命歷程進行故事化設計。通過影像資料、實物展示、場景還原、互動裝置等多種手段,讓觀眾“走進”人物的內心世界。
例如,可以設置主題展區,通過情景再現、互動問答、語音講解等方式,展現青年毛澤東如何從一名普通學生成長為革命領袖的過程,讓觀眾感受到信仰的力量與理想的光輝。
2. 以事件為節點,構建情節發展
將重大歷史事件作為敘事的“節點”,通過時間線、場景還原、多媒體展示等方式,構建完整的歷史脈絡。例如,從“五四運動”到“新中國成立”,再到“改革開放”,每一階段都設置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場景,讓觀眾在“走進展廳”的過程中,仿佛“穿越”到歷史現場。